毫無疑問,科技,正在改變著我們的世界。
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曾說:“人類創造的影像數據正在全方位地指數增長,2014年全球一年所產生的圖片,比人類五千年以來所有圖片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,現在連小孩都會自動產生圖片?!?
中國的民用影像服務業是一個特殊而又巨大的剛需產業
首先,讓我們梳理一下對民用影像服務業的定義,在這里,我們將影像服務業定義為大眾生活和商業類影像需求,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常見的商業人像攝影服務。
據中國人像攝影學會與商務部服務貿易商貿服務業司聯合起草的《2017中國人像攝影行業發展報告》顯示,2016年人像攝影行業,營業總收入3169億元,經營單位達42萬家,從業人員602萬人。民用影像行業可分為婚紗攝影、兒童攝影、綜合攝影三大類,細分為五小類:婚紗攝影、兒童攝影、綜合攝影、產品制作和影像服務。民用影像行業之大——3169億元的年營收,比2016年數字印刷產值高了不止一點點。影像行業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。
對大多數數字印刷企業而言,影像行業這塊蛋糕,看起來那么美好,吃得卻并不容易,準備要涉足影像市場還要多加思量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。
1.影像制作的前提,要有高質量的原片。沒有好的照片,即便輸出設備和調圖技術再好,也無可奈何。但對于大多數數字印刷企業而言,建立屬于自己的攝影團隊還不現實,雖然已經有少部分印刷企業在組建自己的攝影團隊、購置高端攝影設備。但對大多數的數字印企來講,只需要對接到專業的影樓、攝影工作室即可。這一環節中,渠道打通是關鍵,銷售技巧也很重要。
2.封閉的影樓圈。影樓圈比較封閉,這是業內眾所周知的。每個影樓在與印刷制作商對接時,都需要用自己的內部管理軟件,一位為影樓加工生產的印刷企業向筆者坦言:“全國大大小小的影樓所用的內部管理軟件,也可以稱之為下單軟件大同小異,以我們自身而言,最高峰的時候要同時登陸十幾種軟件,才能完成與影樓客戶的業務對接?!倍鴮τ谟皹嵌?,更換一家印刷制作商,就意味著要讓其重新習慣、適應一種軟件系統,出錯的幾率可能會加大。
3.數字印企服務影樓,要先備齊專業的后期設備 。即便上述利潤統計顯示產品制作攝影平均利潤率為16.5%,但這只是平均利潤。數字印刷企業偶爾也會碰到薄利的、需要重資產投入的業務?!?0P蝴蝶裝18元/本,你可以接受嗎?”一位數字印企從業者說:“微利還只是涉足影像行業的一部分,另一個你沒有想到的是,還要為了這樣的薄利業務,去上一臺價值500萬元的印后裝訂設備?!爆F在,我們且不論這樣的利潤環境下需要幾年才能回本,投資風險也是需要考量的。
4.服務影樓又回到了勞動密集型企業。即便是專業的攝影,也需要修片,目前,對于影樓這樣的專業領域,市場上還未出現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軟件(市場上出現了一些簡單圖片處理的軟件,如自動去紅眼、色彩增強、場景識別等,但精準度和修片質量還不夠),很多照片仍需要人工調整,費時費力,而目前人工成本在不斷上漲。
5.沖印技術的環保性不斷提高。曾經銀鹽沖印技術一直因污染環境而被社會詬病,但部分高端影像輸出仍會選擇銀鹽沖印,且現在沖印技術的發展已經解決了環保問題。再來看近兩年比較火的線上沖印平臺—世紀開元,據他們的內部人士透露,目前日均沖印照片200萬張,年沖印量超過7億張,這些照片幾乎都是沖印完成,只有在線下體驗店里的用戶有現場打印照片需求時,才會使用門店里的打印設備進行照片打印,占比非常小。
進入收藏級影像市場還有一些壁壘需打破
19世紀80年代,西方藝術收藏市場開始關注攝影作品。攝影作為一門獨立的視覺藝術形式,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中國影像市場的起源較西方稍晚,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的舊貨交易,后來開始逐步進入到畫廊、拍賣市場。
雅昌藝術網監測中心有一個數據:從2005~2014年10年間,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,中國攝影作品總共拍了16068個標的,總成交額僅3.7億元左右。10年來,影像拍賣在中國拍賣市場所占的成交額還不到1%。
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,目前國內收藏級影像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。在本文中,我們關注的是收藏級影像市場所帶來的影像輸出業務,常見的適用客戶如美術館、博物館、攝影展等的高端影像輸出業務。但想要進入這一領域還有很多壁壘需要打破。
1.收藏級影像的總體市場不大。上述數據表明,收藏級影像市場的總體盤子不大,且從現有趨勢來看,也不會在幾年內就實現快速繁榮,所以天花板是可以預見的。
2.雖然收藏級影像產品的輸出利潤較高,但對綜合素質要求也很高。對比民用影像行業,收藏級影像市場的輸出利潤更高一些,相應地,對影像的輸出質量也較高,這就要求印刷企業配備有高精度的掃描儀、專業的圖片處理人員、高質量的打印設備等,這類投入也是重資本。除此之外,收藏級影像市場一般對后期裝訂和安裝等配套服務有很強的需求。
總體而言,無論是民用影像市場,還是收藏級影像輸出市場,機會和蛋糕是有的,但是影像市場早已群雄割據,細分市場被占領,要想擠進去除了要有強大的資金和技術能力,對于配套的綜合能力和前期考察也不可小覷。各位數字印刷企業的朋友要根據自身情況出發,切莫匆忙之間拓展新領域,投入過多精力和資金。